當前位置:給覽網 » 公司 » 北京精科智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材料電學性能測試儀
- 壓電材料測試儀
- 介電測試儀
- 壓電材料電阻率綜合測試儀
- 材料分析儀
- 石英玻璃密封管
- 壓電極化裝置
- 梯溫析晶測定儀
- 熱電材料測試
- 高溫鐵電材料測試儀
- 鐵電材料綜合測試儀
- 熱敏電阻材料
- 高溫介電測試儀
- 高低溫介電測量儀
- d33測量儀
- 準靜態d33測量儀
- 材料電磁性能測試
- 材料阻抗分析儀
- 高低溫壓電d33測量系統
- 熱釋電系數高溫測試系統
- 高溫氣敏材料測量系統
- 高溫熱敏電阻材料參數測量分析系統
- 電介質充放電測試系統
- 高溫超導材料交流磁化率測量儀
- 居里點溫度測試儀
- 變溫光譜測試系統
- 電卡效應測試儀
- 壓電放大器
- 鐵電測試儀
- D33測試儀
- 材料制樣設備
- 電陶瓷壓片機
- 可計量型蠕動泵蒸汽發生器
- 壓電高壓極化裝置
- 真空封管機
- 熱壓機
- 真空手套箱
- 實驗型噴霧干燥機
- 球磨機
- 智能型管式梯溫爐
- 多模具型熱壓機
- 壓電陶瓷高低溫試驗箱
- 快速退火爐
- 原位高溫成像燒結試驗儀
- 開煉機
- 淬火爐
- 質量控制檢測儀
- 垂直度檢測儀
- 水平示值檢定儀
- 水平零位檢定器
- 數顯指示表檢定儀
- 全自動指示表檢定儀
- 沖床生產遠程自動統計系統
- 位移傳感器自動校準裝置
- 沖床生產遠程自動統計系統
- 非接觸式靜電電壓表校準裝置
- 小角度儀
- 數控指示表檢定儀
- 電陶瓷壓片機
- 材料電磁學性能測試儀
- 微波介質材料電磁特性
- 電梯加速度測試儀
- 扶梯安全測試儀
- 咪表檢定裝置
- 太陽能電池測試儀
- 四探針測試儀
- 雙極板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測系統
- 材料磁致伸縮測量儀
- 微擾法復介電常數測試系統
- 材料樣品高低溫冷熱臺
- 毛細管樣品冷熱臺
- 地質流體包裹體冷熱臺
- 輪廓儀
- 粗糙度儀
- 凸輪軸測量儀
- 高阻檢定裝置
- 數字式高阻檢定裝置
- 壓力容器聲發射儀
- 位移激光測微儀
- 氧化鋅避雷器測試儀校準裝置
- 非金屬熔接焊機檢測校準裝置
- 多功能二維材料轉移平臺
- 高低溫冷熱臺
- 材料熱學性能測試儀
- 材料熱導率系數測試儀
- 界面材料熱阻及熱傳導系數量測裝置
- 全溫區定位高溫梯度爐
- 材料高低溫熱膨脹測試系統
- 材料高溫比熱容測試儀
- 全自動材料高溫比熱容測試儀
- 熱分析儀
- 激光導熱測試儀
- 材料電化學實驗設備
- 電化學腐蝕摩擦磨損試驗儀
- 材料表面性能綜合試驗儀
- 新能源鋰空氣電池測試箱
- 皮安電流表
- 金屬絲材導電率綜合測試儀
- 變溫焦耳熱閃蒸系統
- 美國吉時利精密源表
- 材料高溫電學測試儀
- 導電材料高溫電阻率測試儀
- 形狀記憶合金特性測試系統
- 高低溫方阻測試系統
- 高溫介電溫譜儀
- 高溫熔融電導率測試裝置
- 玻璃熔體電阻率試驗儀
- 高溫絕緣電阻儀
- 高溫絕緣材料電阻測試儀
- 高溫鐵電測試儀
- 高溫壓電D33測試系統
- 自動化實驗設備
- 氧化誘導實驗制樣機
- 臺式顆粒制樣機
- 電熔拉伸剝離試樣制樣機
- 薄膜50點自動耐電壓強度測試儀
- 薄膜電弱點測試儀
- 復合材料超低溫拉伸性能測試儀
- 管道防腐層陰極剝離試驗機
- 柔性材料測試設備
- 絲網印刷機
- 柔性材料及器件測試系統
- 薄膜材料
- 電池材料
- 薄膜電阻綜合測試測試儀
- 絕緣及抗靜電材料電阻率儀
- 薄膜雙向拉伸儀
- 光學測試測試系統
- 進口設備
- 高頻電刀校準裝置
- 鐵電測試儀
- 航空航天測試儀
- 飽和磁性分析儀
- 摩擦納米發電機測試系統
- 電輸運性質測量系統
- 半導體材料設備
- 微流控芯片真空熱壓機
- 探針臺
- 半導體C-V特性分析儀
- 新能源和儲能
- 固態電池壓力絕緣模具套裝
- 焦耳熱測試儀
- 脈沖電閃蒸反應器
- 超快高溫爐
- 新能源線束高壓測試系統
- 新能源電池測試
- 教學儀器
- 淬冷法相平衡實驗儀
- 固相反應實驗儀
- 傳感器
- 碳材料測試儀
- 材料高溫力學測試系統
- 材料高低溫洛氏硬度計
- 先進材料測試儀器
- 擊穿及耐壓測試儀
- 無損檢測儀
- 靜電計
- 磁性測試
- 絕緣材料測試
公司名稱:北京精科智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謝經理
電話:010-60414386
手機:18210063398
傳真:010-60414386
郵件:2822343332@qq.com
地址:北京順義北小營
中科院納米技術與能源研究所: 突破常規尺寸的晶體管
發布時間:2018-06-20瀏覽次數:1337返回列表
中科院納米技術與能源研究所: 突破常規尺寸的晶體管
歸功于電子工業的飛速發展,各種處理器芯片尺寸越來越小、功能越來越強、功耗越來越低,目前三星、臺積電等公司已經開始布局7納米工藝芯片。但是,由于短溝道效應、漏電場、電介質的擊穿等問題的限制,低于5納米的硅晶體管還是很難制備成功。為了突破5納米限制,科學家們探索研究了基于碳納米管、半導體納米線、二維過渡金屬化合物等材料的場效應晶體管,但是這些器件的工作仍然需要依賴外部柵電壓的調控。如果這種情況不能繼續下去,這可能意味著摩爾定律的終結,那么科學家們有什么新的解決方案呢?
中科院外籍院士、中科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所長、佐治亞理工學院終身講席教授王中林,在2006年次發現了利用氧化鋅納米線受應力時產生的壓電電勢來調控場效應晶體管的載流子輸運特性,這種晶體管即后來所說的壓電電子學晶體管。王教授也因此次提出了壓電電子學的概念,為壓電電子學領域的研究拉開了序幕,并為該領域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于是,科學家們將目光投向了這種器件——壓電電子學晶體管。壓電電子學晶體管是一種利用完全不同于傳統 CMOS 器件工作原理的器件。這種器件利用金屬-壓電半導體界面處產生的壓電化電荷(即壓電電勢),作為柵電壓來調控晶體管中載流子的輸運特性,目前已經在具有纖鋅礦結構的壓電半導體材料中得到了廣泛證實。這種二端結構的晶體管,不但創新地利用界面調控替代了傳統的外部溝道調控,而且還很有可能打破溝道寬度的限制。
日前,在王中林院士與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秦勇教授的指導下,中科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科研人員王龍飛、劉書海等制備了一種的超薄氧化鋅壓電晶體管,次將壓電電子學效應引入到二維超薄非層狀壓電半導體材料中。
制備過程是這樣的:科研人員利用電子書曝光技術在基底材料制備金屬電,然后將超薄氧化鋅轉移到電上去,后頂層制備一層金屬電,形成一種金屬/半導體/金屬三明治結構的壓電晶體管。如下圖所示:
壓電晶體管詳細結構圖:(a)具有纖鋅礦結構的超薄氧化鋅結構示意圖;(b)超薄氧化鋅的側面結構示意圖;(c)超薄氧化鋅的壓電效應;(d)基于二維氧化鋅的超薄壓電電子學晶體管的示意圖。
那么,這種壓電晶體管是怎么工作的呢?下面這幅圖是壓電電子學的原理圖,當外界施加一個壓力迫使氧化鋅納米片發生形變,從而導致內部正負電荷中心不重合,上下表面產生壓電化電荷(即壓電電勢)。
壓電電子學晶體管的工作原理:(a) 超薄氧化鋅壓電電子學晶體管的側面示意圖;(b) 不同壓強下超薄壓電晶體管中載流子的輸運特性;(c) 壓電電子學的原理;(d) 超薄氧化鋅壓電電子學晶體管的電流實時測量。
一般說來,負壓電化電荷會吸引金屬-半導體界面附近的空穴,而導致界面處勢壘高度降低,而正壓電化電荷則可以消耗金屬-半導體界面附近的空穴,導致界面處勢壘高度增加。應力誘導的壓電化電荷的性造成上下金屬-半導體界面勢壘高度的反向調控,從而導致超薄壓電電子學晶體管的電學輸運的各向異性變化。壓電勢的大小和性取決于壓電半導體的晶體取向和應力大小和方向。
因此,金屬-半導體界面處的載流子的傳輸可以通過對外部應力的控制來實現。這便是壓電電子學晶體管可以通過機械信號來作為控制信號,而無需外加門電壓的原因,并且通過將兩個超薄壓電電子學晶體管串聯實現了簡易的壓力調控的邏輯電路。
應力調控的壓電電子學邏輯電路
研究人員通過一種異于常規的方法開發出了這種具有?2納米物理溝道的超薄氧化鋅壓電電子學晶體管,突破了常規方法制備的晶體管的尺寸限。將壓電功能和晶體管相結合,這項研究證實了壓電化電荷在超短溝道中“門控”效應的有效性,該器件不需要外部柵電或任何其它在納米級長度下具有挑戰性的圖案化工藝設計。該項工作為深入理解具有超短溝道的高性能晶體管的開發奠定了基礎,同時證明了超薄壓電材料在下一代電子產品中的潛在應用前景,為壓電領域尋求的輕量化、高能量密度化開辟了新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