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電解脫鈣液(甲酸法)
規格:500ml
分類:脫鈣液
儲存方式:4℃,避光,12個月
用途:主要由甲酸、稀酸等組成。
產品簡介:在組織切片過程中,一些組織內含有骨質或鈣化灶時,含鈣的組織不宜直接用石蠟包埋切片。這是因為鈣和石蠟之間的密度不同,較難切出完整的切片。對含鈣組織建議固定之后,再進行脫鈣或二者同時進行。然后進行下游操作如脫水、透明、浸蠟、包埋、切片。用于脫鈣的試劑很多,脫鈣劑包括有機酸、無機酸、乙 二胺四乙酸(EDTA)以及電解法脫鈣。在有機酸中,甲酸、乙酸比較適合于骨髓組織脫鈣。
其優點: ① 脫鈣速度快; ②適用于大多數組織的脫鈣。
其缺點: ① 對組織有一 定的損害; ② 脫鈣后需要硫酸鈉溶液進行堿處理。
操作步驟(僅供參考):
1、骨組織脫鈣時,取材不易過厚,一般大約5mm。
2、組織固定后,用PBS 清洗3 次。
3、組織用蒸餾水洗清洗3 次。
4、安裝電解裝置:取鉑金絲一根,將標本用鉑金絲一端纏繞數圈,置于容器底部一側,鉑金絲另一端連接電源正極。在容器的另一側將一只鋼片或炭精棒的下端插入容器內,上段與電源負極相連。
5、加入電解脫鈣液,置于恒溫水浴箱中。一般采用直流電源6V,如有整流器可調至8~10V。
6、用流水沖洗數小時。
7、入5%硫酸鈉溶液進行堿處理。
8、常規脫水、包埋。
注意事項:
1、厚度5mm 的骨組織塊脫鈣時間一般脫鈣10min~3h 即可。
2、脫鈣應徹底,防止脫鈣不足或過度。脫鈣程度應控制在不影響組織切片的同時盡量縮短脫鈣時間,以免脫鈣過長引起組織損害。
3、骨組織脫鈣應先固定后脫鈣或脫鈣固定同時進行,不應先脫鈣后固定,以便減少組織的損傷程度。
4、每隔一段時間檢測一次脫鈣程度,脫鈣過度會增加組織的損傷程度,影響染色結果。
5、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請穿實驗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脫鈣終點的測定(物理法):采用針刺、手掐、鉗夾等方法,當骨組織變軟或針刺時沒有阻力感即可終止脫鈣。物理檢測法會對組織結構有一定的損害,盡量避免用力過大或反復檢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