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的環境問題一直是近年來的新聞焦點,污染事件頻頻發生,接連發生的大范圍霧霾天氣,讓民眾苦不堪言。對此,我國政府高度重視,頻頻出臺污染防治政策,出重拳“水陸空”三位一體向霧霾宣戰。對于環境監測工作而言,監測儀器儀表在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承擔著提供準確監測數據和監測報告的職責,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環境監測儀器儀表行業迎來難得的發展機遇。
環保裝備產業現狀
面對如此龐大的市場空間,我國環保裝備產業應當有所作為,但在實際發展過程中卻存在著很多問題。目前,我國環境監測設備在品種、數量、性能、質量上遠遠滿足不了實際工作中的需要。大部分監測站的儀器裝備技術含量很低,功能單一,穩定性和可靠性差,亟待更新換代。有關認為,環境監測儀器設備生產企業將向兩個方向分化,一類是大型的具有競爭能力的綜合性企業,一類是一批其專業化的中小型企業,主要擅長某類技術或精于某種產品或服務,其特點是規模小、人員專、富于經驗。一大批生產企業迅速發展,開始改變我國環境監測領域只靠進口儀器的現狀。
根據環保機械行業協會數據,環保裝備制造業2013年1~9月工業總產值1600億元,增長幅度為19.07%;出口交貨值69.79億元,同比增長38.17%,增長幅度在機械行業61個出口行業中位居一。
我國環保裝備產品以空氣和水污染治理設備為主,分別占環保裝備制造業總產值的40%以上,固體廢物設備、噪聲與震動控制設備、環境監測儀器年產值分別占環保裝備制造業總產值的5%、6.5%、2.3%左右。《化背景下的制造業發展戰略研究》數據顯示,我國環保裝備制造業市場占有率排名前十位的分別是:浙江、江蘇、北京、上海、山東、廣東、河南、福建、河北、遼寧。
值得關注的是,近兩年北京環境污染防治專用設備直奔10萬臺(套),遠遠超過浙江、江蘇、上海等省市,拔得環境污染防治專用設備的頭籌。這與其都地位、嚴重的環境污染及政策支持力度等有著直接關系。
隨著各項政策逐漸落地,2014年有三個細分領域更是值得高度關注。
環境監測專用儀器儀表
2012年以來,出臺了多項政策,對環境監測提出了新的標準和要求,為行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12年行業收入規模同比大幅增長38%。2012~2015年,隨著空氣、煙氣、水質監測等子行業因監測點數量以及監測內容的增加,行業規模將迅速擴張。
空氣污染及水污染防治設備
2014年作為“落實大氣污染防治年”,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設立中央財政專項資金,安排100億元對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實行“以獎代補”。同時,總投資預計2萬億元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即將出爐,這將為水污染防治設備行業帶來政策利好。
固廢處理設備
《2013~2017年固體廢棄物處理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我國固體廢棄物處理行業將進入高速發展期。2013年~2017年,我國固體廢棄物處理行業投資將達到8000億元,占環保產業總投資比例將達到25.8%,年復合增長率約30%,是環保行業整體投資增速的兩倍。
根據《環保裝備“十二五”發展規劃》的預期,我國環保裝備總產值年均將增長20%,2015年環保裝備總產值將達5000億元。屆時,我國將建成10個以上環保設備產業基地,培養一批擁有品牌的環保裝備企業。
提醒:雖然政府在扶持,市場在變大,前景一片美好。但是機遇也是挑戰,環境監測儀器儀表企業如果在這浪潮中不被拍在沙灘上,還需要思考思考,大浪淘金只是過眼云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