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詢價信息 |
發布緊急求購 |
價格:電議
所在地:北京
型號:BD-AA
更新時間:2024-08-29
瀏覽次數:2897
公司地址:北京市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星悅國際K座4號樓902室
邵昕(先生) 銷售部經理
366nm臺式紫外燈,大腸埃希氏菌熒光觀察燈 用于水及食物中的微生物檢測,如水中大腸埃希氏菌在含MUG 的培養基中培養后,即會產生熒光反應也可用于實驗室蛋白質及化合物的檢測。
大腸埃希氏菌定義
大腸埃希氏菌是指能產生β-半乳糖苷酶(β-D-galactosidase)分解ONPG(Ortho-nitrophenyl-β-D-galactopyranoside)使培養液呈黃色,能產生β-葡萄糖醛酸酶(β-glucuronidase)分解MUG(4-methyl-umbelliferyl-β-D-glucuronide)使培養液在波長366nm紫外光下產生熒光的細菌。
檢測重要性
《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GB/T 5750-2006中將大腸埃希氏菌列入檢測項目中。并在解讀《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中闡述:“只有埃希氏大腸桿菌是糞源特異性的,是準確和專一的糞便污染指示”。
一、參數:
電壓:220v 50HZ
功率:6W
波長:366nm
濾光片:200X50mm
二、用途 :大腸埃希氏菌測定熒光觀察使用方法:將臺式紫外光燈置于暗處,插上電源,將經過24小時培養后的EC-MUG管在燈下照射,如有藍色熒光產生則為大腸埃希氏菌陽性管;
三、注意事項:每次觀察時,用一個沒開封的EC-MUG管和被測的EC-MUG管在紫外光燈同時觀察,如果被測的EC-MUG管產生熒光,在紫外光燈下與沒開封的EC-MUG管比較,有明顯的區別。每次測試完后將電源拔掉。